餐飲百科
ENCYCLOPEDIA
近日,重慶江北T3航站樓有家餐廳,因價格便宜味道好而走紅。這家餐廳占地1000平方米左右,每餐消費在10元上下,乘客稱贊不已。
這樣的餐廳怪現象,你遇到過嗎? 每天店里的每個人都忙的腳不沾地,幾乎看不到閑的時候,但效率就是提不起來。比如后廚磨磨蹭蹭出菜慢、先點餐的菜反而后上、服務員冒冒失失的又送錯菜、晚上統賬就是對不上……這些都是餐廳經營中的頑疾!咋辦?有人說只要機器還沒有替代人,這些問題就得不到解決,真是這樣的嗎?小編不信這個邪~
位置,對于做餐飲來說至關重要; 所以才會有老話講的:“做生意,七分靠風口,三分靠經營”。 可是好的位置永遠就那么幾個,在位置不好的地方又該如何吸引更多顧客的光顧呢? 餐飲行業近74%的貢獻率來自于年輕人; 在競爭對手都在變著法的籠絡年輕人的時候,你的店又有哪些能讓他進店的法寶呢? 這是一個吃環境、吃逼格、吃體驗的時代; 可是究竟要有什么樣的體驗感,才能讓你的店甩隔壁老王餐廳幾個段位呢?
一個東北人,卻跑到了上海做起了麻辣燙的生意; 別人說:麻辣燙不適合做外賣,而且影響堂食體驗,最好砍掉外賣。 而他在開第二家直營店的時候,就毅然決然砍掉堂食,專心只做外賣;
當下,消費者選擇就餐已經不是之前滿足簡單好吃不貴的訴求了,如何提升客流?
中國市場上的可口可樂也要消費升級了。 可口可樂從3月18日起對所有可口可樂旗下產品供貨價進行上調,幅度為2-3元/箱。但3月26日,中糧可口可樂飲料(北京)有限公司發說明函稱,此次價格調整范圍僅限于北京餐飲渠道客戶的3款易拉罐產品,是公司就特定銷售渠道的個別產品制定的營銷策略。
最近和很多餐飲老板聊天,發現個有趣的現象: 越是摳門,小氣,斤斤計較的餐飲老板,越能生存下來,越能賺大錢; 而越是所謂大方,豪爽的餐飲老板卻多數都關門了。
一直以來,廣州都被視為中國餐飲的風向標,想要知道哪個餐飲品類即將爆發,只需要去廣州走一圈便可知曉一二。 過往兩年,這個定律屢試不爽,大火的茶飲、鹵鵝都是從這座城市走出,從而在全國全面爆發。 2017年底,一個叫做Rose&Cabin露絲卡文的品牌的出現,讓人們眼前又是一亮。
即便在18年初至今的短短幾個月時間里,兩大巨頭在新零售領域的投資額就超過數百億元。當然,雷厲風行導致的最直接結果,就是零售企業各自站隊,有種大戰即來的態勢。
當褪去幾年前的“網紅標簽”后,也許如今看原麥山丘的走紅,有著不同以往的版本。但誰也說不準,這些沒有倒下的餐飲品牌會不會一直這么紅下去。
開第一家店的時候,3個月就做火了,15張桌子日流水做到1萬多,食客排隊到午夜; 第二年狂開9家店,結果一半的店出現了虧損; 第三年“緊急剎車”,梳理經營問題,進行業務調整; 第四年,妙招頻出,經營改善,利潤同比增長216%,并發展至17家門店。 這就是位于北京的渡娘火鍋,創立四年來所經歷的故事。
互黑、互粉之后,餐飲也開始流行原諒綠…… 最近,市面上不斷傳來品牌“變綠”的消息......先是去年肯德基綠“KPRO”店,接著是樂凱撒推出的“綠色”主題快閃店。這兩天,北京市民驚訝地發現:what?麥當勞也綠了??
首先你肯定要有一些塑像,石頭也好金屬也好,這里手扶長卷的,一位是將麥當勞帶向連鎖并走上全球之路的奠基人Ray Kroc,另一位則是當年麥當勞的第一位煎肉員以及麥當勞中國漢堡大學的首任校長Fred Turner。
人們用餐的方式正在發生變化,這已經不是什么秘密了。相信大家都聽過可怕的“零售業啟示”,即百貨商店不能更深入、更有意義的和消費者進行溝通。 很多餐飲業擔心自己會成為下一個“零售業啟示”,這種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很多餐飲業因陷入這種模式而導致死循環。
3月29日,“答案茶2.0全球品牌戰略暨新品發布會”在鄭州舉行,這是答案茶品牌官方第一次面向受眾正式發聲,作為新晉的奶茶類網紅品牌,答案茶的此次發聲無疑受到業界的諸多關注。
“企”無“人”則“止”,企業的一切事務都是人干出來的,有效的員工流失率有利于保持公司的活力。目前,企業界高呼“留人",留的是往往是企業老員工,卻忽視了對新進員工關注。
一家餐館的好壞,與大廚廚藝的好壞有著極大的關系。畢竟,餐館嘛,菜好吃,生意才會好,這是很多人的觀點。
有一個詞叫“見微知著”,意思是小細節里就透露出了大的變化。 比如,判斷一家網紅店實力如何時,翻翻店門口的垃圾桶就知道了——這里藏著消費者最真實的口味評價。 今天,就來用三個故事講講如何從“垃圾桶”里拿到最真實的消費者洞察。
最近,天貓在杭州落地了首個新零售的茶館。 在此之前,小米推出“平仄茶葉”,網易上線嚴選茶……這個萬億級的傳統茶市場,能被互聯網的新零售模式攪活嗎? 3月25日,天貓全國首個新零售茶館西湖茶葉門店在杭州河坊街187號落地,傳統茶搭上黑科技,成為杭州人關注的一個熱點。
就在滴滴加入外賣市場競爭的同時,餐飲B2B市場迎來了另一個互聯網巨頭。近日,京東新通路宣布正式進軍餐飲行業,為全國中小餐飲構建一條高效透明的供應鏈,并推出一套集食材供應、食材認證、菜品研發和門店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餐飲解決方案。
一年一度的315剛剛過去,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知名烘焙品牌85度C又為自己添了把火。
門店拓展方面,集團計劃在香港、上海、北京等國際一線城市新開至少12家直營門店;在其他城市,會以加盟店的方式做品牌輸出;同時將進入咖啡市場,把日本咖啡品牌“DOUTOR”引入中國市場,首批門店將于年中在上海開業。
一家酸菜魚專門店,只賣一種口味,還喊出“酸菜比魚好吃”;酸菜魚里放菊花?這不是黑暗料理,是學習喬布斯,給自家產品標簽化;四人以上不接待,多出來的人,要么分桌,要么拒之門外,餐廳招罵無數“仍不悔改”。在酸菜魚市場狂熱的今天,如此奇葩又任性的店,生意能好么?